我的蓝冠_裁员潮起 全球旅游业瘦身自保

  疫情对旅游业的打击,航线停飞和员工休假只是第一步,当公司越来越无法支撑之时,裁员和倒闭就成了常态。从巨头到中小企业,无一幸免。好消息是,最近欧美各国已经蠢蠢欲动,解除封锁的日程表也陆续出炉,对于旅游业而言,这似乎是曙光重现的信号。不过,经历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的停工状态,估计还需要好几年才能缓过来。

微信截图_20200430005033

  猫途鹰减人降薪

  裁员潮开始从线下企业蔓延至线上,这一次,全球旅游网站巨头猫途鹰(TripAdvisor)也没能躲过。在周二的职工大会上,猫途鹰CEO史蒂夫・考弗向员工通报称,作为更广泛的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将裁减25%的全球员工,其中包括600名美国员工。

  成立于2000年的猫途鹰,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尼德汉姆,在全球共拥有52个办公室。截至2019年底,猫途鹰在全球拥有将近4200名员工。今年1月,由于竞争压力加大,猫途鹰已经解雇了约200人。

  关于这一轮的全球裁员,猫途鹰证实将会裁减包括美国员工在内的900多人,与此同时,为了进行重组,TripAdvisor将关闭波士顿和旧金山的办公室,全球其他地区的办公室可能也会关闭。而在裁员之后,大部分剩余员工将每周工作四天,同时薪资削减20%。

  裁员的同时,猫途鹰的业务部门也会进行相关重组调整,其航班、网约车和邮轮业务团队将并入“消费者业务”团队,并由首席体验官兼首席品牌官Lindsay Nelson负责。

  “猫途鹰坚信这些措施是必要的,并且与我们作为企业和行业所面对的现实相称。”在声明中,猫途鹰强调。史蒂夫・考弗则指出,猫途鹰目前的裁员决定是艰难的,但目的也是为了精简公司业务并避免第二轮裁员。对于裁员的具体情况以及对于经济冲击的预测,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猫途鹰媒体联络中心,不过截至发稿还未收到具体回复。

  在走上裁员这条路之前,猫途鹰也不是没有挣扎过。削减可自由支配的支出,减少“不必要”的供应商关系和停止招聘等措施,都曾被该公司采用过,但由于疫情冲击的持续性,猫途鹰仍然无法应对这次漫长的危机。今年以来,猫途鹰的股价暴跌了逾1/3,从年初的30.26美元,降至如今的19.1美元,目前市值仅为26亿美元。

  裁员潮蔓延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旅游业这条全球化产业链上,猫途鹰的遭遇不是个例,与猫途鹰同在一个赛道上的Booking和Expedia早就释放出了惨淡的信号。今年2月,Expedia 已经裁员12%,以简化自己“臃肿”的业务。

  4月初,在CEO格伦・福格尔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之后,Booking的业务也受到了极大冲击。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在4月第一个星期,Booking的新预订量同比下滑了85%,再加上酒店客房降价,公司收入进一步减少。格伦・福格尔更是在4月中旬的一次内部沟通会上坦言,Booking“很可能”要裁员。

  不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Booking裁员的消息传出,但并不意味着Booking就有能力自救。在回复北京商报记者的置评请求时,Booking方面表示,为保证核心业务的运营,已经向荷兰政府及英国政府申请了相关支持,同时也积极寻求其他国家的政府援助计划,以及针对旅游业的相关行业保障政策,希望通过各国政府的助力,在短期内为业务与员工提供相应支持。同时,Booking还表示,将竭力通过如成本控制等相关举措来保障财务稳定。

  相较于OTA巨头们,受伤更严重更直接的航空公司,裁员的规模更大,范围也更广。猫途鹰宣布裁员的同一天,英国航空公司母公司国际航空集团(IAG)在一份公告中表示,计划将旗下旗舰英航的员工数量削减近30%,意味着约1.2万名员工将面临被裁撤的命运。据悉,英航目前有4.5万名员工,包括1.65万名空乘人员,以及3900名飞行员。

  在声明中,IAG同样强调了疫情对于集团带来的强烈冲击,“燃油和货币对冲产生的13亿欧元的支出增加了集团一季度的运营亏损,随着飞机停飞,当前季度的运营业绩可能‘显著恶化’,因为疫情导致需求骤降”。

  同一天宣布裁员的还有北欧航空公司。该公司在周二表示,将永久性裁减大约一半的员工,相当于至多5000个全职岗位,并警告称,公司业务将需要“几年”才能恢复正常。

  裁员潮还蔓延到了航空业的上游。波音CEO Calhoun在4月29日发布最新财报后表示,公司的目标是裁员10%。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波音的总营收为169亿美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29.17亿美元。

  短期难复苏

  停机坪上,数架飞机已经待机多时;旅游景点也已经清静了数天。在这场倏忽而至又威力巨大的危机面前,几乎完全停滞的旅游业已经不堪重负,裁员的巨头们只是行业缩影。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的报告预测,受疫情影响,目前全球有7500万个旅游业工作岗位面临威胁,2020年旅游业产值预计将损失2.1万亿美元。

  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表示,这次疫情对于服务业来说,挑战最严重的就是旅游业。旅游的本质是人员可以跨地区、跨国家自由流动。疫情起来之后,不管是规定的还是自愿的,人员的流动基本不可能了,更不用说自由流动了。旅游业牵扯到的三大行业,一个是交通,包括海陆空,第二是游览,第三就是住宿行业,而这三个行业,都是要靠游客来支撑的,疫情起来之后,这三个行业都面临着萎缩,而且短期内很难恢复。

  危机当前,除了寻求政府援助和裁员,旅游企业们也想过别的招数来自救,线上虚拟旅游活动就是其中之一。猫途鹰旗下的目的地旅游活动品牌Viator推出了名为#RoamFromHome(居家漫游)的项目;Airbnb最近也启动了在线的体验项目试点。

  控制支出也是救急措施之一。Expedia董事会主席Barry Diller在接受CNBC采访时也曾表示,“Expedia今年的广告预算很可能将控制在10亿美元以下”。相比之下,该公司2019年的广告支出约为50亿美元。

  不过,这些措施无疑都是治标不治本。在线旅游平台GetYourGuide的COO Tao Tao就坦言,旅游运营商在特殊时期推出这项在线体验,有助于在旅游封锁期间保持和部分客户的联系,但如果真的要论在线服务,虚拟旅游的项目恐怕很难和在线影视媒体服务Netflix或网游服务抢夺消费者的心。

  归根结底,旅游业或许还是要等到疫情得到控制、全球解除封锁才能复苏。目前,由于疫情出现放缓的态势,欧美等多个国家已经蠢蠢欲动,把“解封”提上了日程。以法国为例,28日,“解封”路线图在法国国民议会获得通过,将于5月11日开始逐步放松疫情封锁措施。此前20日起,德国各州也陆续开始解除此前实施的社交和商业禁令。5月4日起,意大利开始进入疫情第二阶段,放松了一些管控和限制,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业将恢复工作。

  不过,王兴斌坦言,这个“解封”跟旅游业的恢复没有太大关系,更多只是因为基本生活和社会生产上的需要,稍微放开一小步,这个还不是对游客的放开,旅游业本身需要人的自由流动。从第三产业来看,旅游业应该会是恢复最晚的。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汤艺甜

(责编:张宏莉(实习生)、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