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是什么_瞧,黄河口盐碱地上建起“新粮仓”

原标题:瞧,黄河口盐碱地上建起“新粮仓”

从巍巍高山出发,千里黄河绵延不息,在山东省东营市奔腾入海。壮阔的黄河入海口处,孕育着广袤的黄河三角洲,这里水草丰美,风景如画。但壮阔美景的背后,却是严重制约粮食生产的土壤盐渍化问题。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流传于盐碱地的民谣,道尽了当地农民曾经的酸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如何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的资源?多年来,扎根在黄河三角洲一线的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盐碱地攻关团队,交出了盐碱地综合利用及耐盐作物品种选育的亮眼答卷――研发滨海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选育耐盐粮食、油料、牧草等作物新品种,为区域产业发展编制《黄河三角洲国家种业创新产业园发展规划》。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如今越来越多产量高、品种好的耐盐碱作物被研发成功,昔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正华丽“变身”,渐成一片沃野良田。

让盐碱地成为“新粮仓”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5亿亩,可谓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

“通过培育耐盐作物新品种提升盐碱地利用水平,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试验站站长王建林表示。多年来,团队不断选育耐盐性强、生育期适宜、优质不减产的作物品种,为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提供重要种源。

2022年10月,团队研发的耐盐优质水稻新品系“盐黄香粳”在东营完成实收测产。测产专家组认为,“盐黄香粳”集耐盐、优质、高产于一体,能够适应含盐量为6‰至8‰的盐碱地和微咸水灌溉。

亩产505.1公斤,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达到优质米一级标准……看到“盐黄香粳”的试验成功,王建林和团队成员终于松了口气。

回望“盐黄香粳”的选育过程,王建林说,为了选育出更加耐盐、优质、高产的水稻良种,团队不断淘汰生长期长、耐盐性差的育种材料,大约90%的育种材料最终被淘汰。

“日常科研中,徒劳远比成果多!”王建林说,这样的“徒劳”在试验中比比皆是,所以需要调整心态,把淘汰的育种材料当作“试金石”,只有这样,才能让优质品种快速脱颖而出。

“在每年8个月的作物生长季里,团队成员没有周末,全员在岗,奋战在田间地头。”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试验站副站长赵茂林说,“不仅如此,团队成员在试验站还常常充当多面手,既是农技员、农机手,又是水电工、服务员,甚至是食堂大师傅。”

特别是每年引黄河水灌溉试验田时期,因为灌溉窗口期短,提高黄河水灌溉试验田的效率是团队亟须解决的重要难题。“为了抢时间,不停泵,团队成员必须24小时值守,在泵站、灌渠、田间不停巡视,保证试验田顺利灌溉。”赵茂林说。

让更多耐盐良种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较于研发成功优质耐盐品种,更令团队成员喜悦的是,这些作物品种被当地农民广泛种植,获得普遍欢迎。

“以‘盐黄香粳’为例,农户种植后不仅收获了优质米,还利用该品种生长期短的特点,在土地上加种小麦,实现稻麦两熟,一亩地能多赚约1800元,农户们都笑得合不拢嘴!”王建林自豪地说。

让更多耐盐良种飞入寻常百姓家,带动盐碱地的丰产丰收,始终是这支团队的科研动力和目标。

从2017年开始,团队成员、李振声滨海草带青年突击队队员刘书林秉持“开发盐碱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信念,加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开始了创制培育耐盐碱、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的科研道路。

“大豆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期,我长期驻扎在试验站,进行大豆性状调查和数据收集。”刘书林说,令人振奋的是,自己见证了多项耐盐大豆品种的创制成功,也看到了新作物给当地带来的丰产增收。

2021年至2022年,刘书林参与研创的“TZX-1736”“TZX-805”“科豆35”等耐盐碱大豆,在含盐量0.5%的盐碱地亩产达260~270公斤,比全国大豆平均亩产132.4公斤高1倍。“特别是‘科豆35’,在经历了极度干旱、降雨洪涝、台风等恶劣天气后,仍表现出优异的耐盐性、抗旱性和抗涝性。”刘书林说,目前“科豆35”已参加国家黄淮海滨海盐碱组区域试验和国家黄淮海北片生产试验。

多年来,团队研发出多种盐碱地改良技术和优质耐盐良种,但这些技术与品种在推广应用时举步维艰。“好品种落不了地,团队成员心里都很不好受,一度也会自我怀疑。”王建林坦言。

为此,试验站和东营市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合作,成立了东营市盐碱地种业创新创业共同体。这个联合了种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技推广人员、种植大户的组织,架起了一座连接各方的“合作之桥”,搭建起产学研用平台,让更多耐盐新品种、新技术解决农户所需,在黄河三角洲这片盐碱地上落地生根。

把科技“种”在田野里

“哪里盐碱程度高、跨度大,就到哪里去!”这成为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试验站选址的最大考量因素。

位于黄河口附近的试验站,环境较为艰苦,鲜有人烟。“春天一刮风,根本睁不开眼,满嘴是土。夏天蚊子叮人特别狠,个头也大,大家都开玩笑‘三只蚊子一盘菜’。”王建林说,“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要将试验站建在田间地头,目的就是把科研和农业生产联系起来、把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户连接起来、把科研院所和广袤田野联系起来,让科研成果更接地气。”

长期在田间观察,团队成员总能捕捉到一些稍纵即逝的科学现象,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科研成果。

以前当地百姓在种大豆时,苗在盐碱地上很难成活。观察到这一现象,团队成员认为是因为阳光蒸发土壤水分,土里盐分变高,导致幼苗成活率低。有团队成员提出“何不尝试一下大豆覆膜栽培?”很快,试验站便组织大豆覆膜栽培试验,解决了地表降盐、拱土出苗等多个技术难点,最终取得很好的效果,帮农户解决了实际问题。

“孤独感、寂寞感的确有,但也正是这种远离喧嚣的静谧环境,让我更纯粹地一头扎进田野里开展工作。”赵茂林表示,看到禾苗一天天成长,感觉吃的苦都值了!

“遗传发育所把‘盐碱地适生作物创制与产能提升技术’作为‘十四五’科技创新的三大主攻方向之一,我们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到盐碱地科技攻关中来。”王建林表示,“广袤的田野里有我们的事业和梦想,更有我们追求的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 李睿宸)

(责编:郝帅、杨迪)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